您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资讯 > 在美电信诈骗的三种常见方式

在美电信诈骗的三种常见方式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06日 来源:领事直通车

近年来,又有诈骗集团专门针对在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华人、华侨和中国留学生等实施电信诈骗。中国外交部、公安部及驻美使、领馆多渠道反复发布各类提醒,希望广大同胞提高警惕,但由于不法分子诈骗手段多样且具有一定欺骗性,仍有不少人员上当受骗。在此,中国驻美国使馆再次提醒广大海外同胞切实提高防范意识,请大家积极向亲友转发此类提醒。同时,大使馆根据真实个案为大家归纳了以下三类典型电信诈骗方式,亦请大家仔细阅读并广而告之。

一、诈称涉嫌刑事案件

这是诈骗集团最惯用的伎俩。诈骗分子一般用网络电话软件高频次、随机拨打美国电话号码,接通后语音留言诈称有包裹在中国驻美使、领馆。接听人根据语音提示转人工接听后,诈骗分子出场,冒充使领馆工作人员及国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乃至国际刑警组织工作人员,称接听人涉嫌“洗钱”、“诈骗”等刑事犯罪,可能会“被遣返回中国”或“坐牢”等。在逐步获取信任后,诈骗分子会根据接听人自报的姓名等信息,通过不法渠道在相关信息库中获取接听人照片等个人身份信息,进而伪造极具欺骗性的各类公文,进行欺骗与恐吓,更有甚者要求受害人手持身份证件进行所谓视频取证。最后,诈骗分子以“资金审查”等为名,要求接听人将钱款转向香港等地银行的指定账户,或通过西联汇款、比特币柜员机等渠道向指定账户转钱。

今年7月,在美攻读博士学位的李女士遭遇自称北京市公安局工作人员的诈骗,上当后分两次向香港花旗银行转去6万美元,一周后醒悟后报案,但不法分子早已提走钱款。李女士自己总结说,被诈骗过程中,也曾质疑北京警察讲话为何有台湾口音,但最终还是因为自己太缺乏法律和生活常识,被连吓带骗地控制了意识。另一名被骗近50万美元的旅美侨胞说,自己获取美国身份不易,最担心的就是被遣返,因此一下子被诈骗分子蒙住了。

二、虚拟绑架

这是诈骗集团另一常用手段。诈骗分子仍以诈称接听人涉案开场,根据接听人的特点,不直接从其处骗取钱财,而是强调案情保密,通过恐吓等手段操控受害人暂时外出躲避并切断与家人朋友的一切联系。之后,诈骗分子致电当事人亲友,谎称当事人被绑架索要赎金。亲友在无法联系上当事人后,便信以为真,将赎金汇入不法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


今年8月,旅美中国公民张某遭遇虚拟诈骗,被引导断绝了与父母的联络。不法分子随即多次向张父母发去声音模糊难辨的所谓张某呼救录音,利用其父母爱子心切索要1000万元人民币“赎金”。所幸张父母冷静报警。直至警方找到主动与世隔绝的张某后,张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张某坦言,自己出国后一心经营自己的事业、生活小圈子,对新闻时事不闻不问,事后想起曾有中国同学向自己推送防范虚拟绑架诈骗的提醒,但潜意识里认为美国这么发达和讲法治的地方不会有诈骗,所以没有仔细阅读,也未加提防。

三、优惠换汇

不法分子诈称可以在美国以优惠汇率兑换美元,还会带领当事人前往实体换汇营业店面考察,以证明自身信用。实际上,所谓实体店面为不相关的第三方所有,或是不法分子为施骗临时租用、布置。当事人向指定账户汇去钱款后,诈骗分子消失。

  今年6月,在美经商的中国公民赵某中此骗术,实地考察新泽西某地的实体店面后上当,向不法分子转去近70万元人民币。赵某反省,诈骗犯理应受到法律严惩,但自己贪图小利也有很大责任,是主观上的投机心态驱使自己一步步地走进了骗局圈套。